婚紗小故事分享: 高雄伊頓婚紗工作室{自助婚紗的發源}
那是個需要買照片的年代,許多攝影師需要靠客人加挑照片才能夠來以維生;
如果攝影師擅自離開了婚紗店,可能失去的不只是工作機會,也失去了所有客人。
在六、七零年代,攝影工作室叫做照相館,也是許多人熟悉沖洗照片的地方,
有著逼逼聲響、想瘋狂渣眼的閃光燈,每拍一張照片會調整動作很久,
那就是攝影師為仁拍下證件照、大頭照,每一組一千二百元,加洗照片另計。
拍下客人會想要買的照片,賣越多、賺越多,事實上,攝影只是個源自於興趣的工作,
當攝影師跟收入無關,真正拿起照相機好賺錢的是躲在高速公路上的人,不是婚紗攝影師,
那個年代,拍照與禮服是分開的,各自的專業,各自的領域發揮,沒有超額利潤,
也不會有加價的爭議,因為要多洗相片、多租一件衣服,就是付洗相片錢與禮服的租金。
伊頓將婚紗工作室與攝影工作室做緊密的結合,之所以能夠我們這麼融洽,
因為伊頓團隊的每一個人,都專注於本質上的工作:本份,
讓客人變漂亮、或是讓客人記錄下最真實的那一刻
讓我們拍下可以傳家流世,願意永遠傳頌的好照片。